基于新型智能電表的配網主動搶修系統于12月16日在同里建成。該系統的建設和成功投運是國網江蘇電力落實國網公司部署,加快打造世界一流配電網,不斷提升供電保障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,也是蘇州公司與澳大利亞Jemena公司進行配網資產的國際對標,引入國際頂尖技術與先進經驗,建設一系列對標成果的落地轉化項目之一。
據預計,該系統投入使用后,在北聯村完成改造的區域內,電力報修平均到達現場的時間可以由原來的30分鐘下降至15分鐘,年戶均停電時間可以從82分鐘下降到55分鐘。
“以往遇到低壓配電網故障,往往要從報修電話中大致判斷停電范圍,通過現場反復排查才能找到故障點,繼而開展搶修。而新型智能電表增設了內置電容供電的智能傳感器,采用寬帶載波與微功率無線的雙模通信方式,即使故障停電,也能靠自身電容保持在線通信,將停電事件實時主動上報。”王明中介紹,“不僅如此,蘇州公司還通過整合現有資源,全面貫通用采系統、供電服務指揮平臺和PMS系統,動態共享配網、用電和搶修數據,形成了一套融合營銷和生產業務的系統,實現了配網故障的主動感知、搶修組織的快速反應、搶修流程的跨專業運轉和搶修工單的閉環管理。”
據了解,新型智能電表不僅可以傳回故障信息,后臺系統還可以基于前端傳來的各類電力指標和數據,協助監測設備狀況,實現主動預警,對配電分路的區間阻抗、線損等進行實時運算,提前發現絕緣老化、中性點故障等隱性缺陷,并通知檢修人員處理,避免發生故障;基于新型智能電表的配網主動搶修系統則突出數據共享、系統貫通和業務融合三大特征,通過準確的線變戶網絡拓撲關系,可對實時報送的停電事件數據智能判斷,精準定位故障,并自動派發工單,提升搶修服務效率。